张玉蛟 MD安德森(MD Anderson ) 癌症中心
张玉蛟,国际知名的胸部肿瘤放疗权威,MD安德森(MD Anderson ) 癌症中心胸部肿瘤临床放疗主任,立体放射外科中心主任,德克萨斯大学终身教授, 博士后导师,美国放射科学院肺癌专家组主席,中美放射治疗和肿瘤学协会主席,美国放射肿瘤学协会学报高级副主编,国际质子重离子治疗协会胸部专业委员会主任。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对早期肺癌非创伤性放射手术治疗并完成早期肺癌外科手术和立体放射外科国际随机临床的研究; 世界上第一个从事并完成质子治疗和同步化疗在 3 期肺癌中的临床研究; 提出了免疫治疗和立体导向放射外科结合 ,并首创了"I SABR"理论和名称。发表在国际最著名的医学杂志《自然》上。当前,张教授发表 >190 篇SCI专业文章, 参加了21本临床专著的撰写, 其中包括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Radiation Oncology"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是美国当前最有影响的肿瘤放射治疗的专著。
优化I-SABR策略,克服免疫治疗瓶颈
随着" I-SABR"概念(免疫治疗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正式在《自然·临床肿瘤学综述》(Nat Rev Clin Oncol)上提出,多项临床研究开始着手进行,有些已经进入了"实战期"。2019年7月11日,《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JAMA Oncol)上刊登了PEMBRO-RT研究"SBRT序贯帕博利珠单抗对照单药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研究结果。该研究是I-SABR应用中,首例在文献上正式发表的Ⅱ期随机研究,可谓I-SABR临床研究踏出的第一步。为便于读者更好理解本研究结果,本报特邀请美国MD安德森肿瘤中心的张玉蛟(Joe Y.Chang)教授针对该研究进行了独家专访,在此与大家共享。
研究简介背景
许多接受免疫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现出原发性耐药。高剂量放疗可以导致肿瘤抗原释放增加,抗原呈递改善和T细胞浸润,进而增强检查点抑制的效果。
目的评估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前,对单个肿瘤部位进行立体定向放疗(SABR)能否提高转移性NSCLC患者的肿瘤反应。
研究设计该研究为多中心、随机、Ⅱ期研究,2015年7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期间,入组92例晚期NSCLC患者,无论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配体1(PD-L1)状态如何。分析意向治疗人群数据。
干预手段单用帕博利珠单抗(每3周200 mg / kg)(对照组)或单个肿瘤部位放疗后(3次8 Gy)加用帕博利珠单抗(研究组),直至确诊放射学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作用,或研究者决定,或患者撤回同意,或最多24个月。